按照《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反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意见的通知》(黑教督函〔2024〕151号)要求,对照《关于对伊春市大箐山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的反馈意见》,现将大箐山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相关情况暨迎接国检准备情况汇报如下。
一、省级督导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2024年12月,我县通过省级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验收。针对省级督导反馈我县涉及资源配置、教学质量、迎检材料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差距的问题,我县迅速成立由县长任组长,11个部门为成员的整改工作专班,制定方案,召开政府专题会议,协调推进具体工作。
(一)优化学校资源配置补齐办学短板
一是对上争取资金,优化学校资源配置,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在省教育厅、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申请的2025年一般债券资金2396万元即将拨付下达。计划利用“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中小学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补齐硬件短板。主要涉及中小学校操场硬化升级,排水管线改造。教学楼平改坡,外墙改造,强弱电改造。购置学校多功能教室教育教学设备,心理健康设施设备,实验室器材升级,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建设,智能化教育设备提升。预计3月末资金到位后立即开始分阶段实施,8月底前完成各类设备采购和安装测试工作,10月底前所有基本建设项目将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为顺利通过“国检”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增加政府投入,强化教育资金保障,进一步提升对残疾学生的服务。已将2022年、2023年和2025年特殊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按照6000元/生标准一并拨付给中小学校。并要求学校做好残疾生送教上门和随班就读残疾生帮扶工作,提供必要资金保障。在朗乡中学建设60㎡残疾学生资源教室辐射服务全县残疾学生。选聘专任资源教师,参加岗前培训,提升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为残疾学生的学习、康复和生活辅导提供全方位支持。
三是深化教育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大箐山县中小学教师2025年“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大箐山县2025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骨干教师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县级骨干教师培养,加大教师轮岗交流力度和条件保障。预计于2025年7月前完成新一轮“县管校聘”,交流轮岗教师比例达到符合条件教师30%以上。
(二)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一是进一步提升教育治理水平,落实新课程理念。通过对学校信息化管理软硬件投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与常规管理。聘请省市教育专家指导完善了部分学校章程及制度。2025年3月,组织召开了全县教育大会,设立了“名校长工作室”,为2024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朗乡中学校长夏统礼同志颁发了“主持人”聘书。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研修、课题研究等方式,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管理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推进落实课程实施方案,优化办学方式,促进学段衔接,不断深入研究大单元及跨学科教学。以朗乡中学为试点,深入探究“小班化”教学模式。
二是进一步加强“双减”政策落实。与哈工大北极星志愿服务团队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校本课程,逐步增加课后服务特色内容。通过购置3D打印机、无人机等信息化教学设备,进一步拓展课后服务现代化模式。通过作息时间改革,增加学生在校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时间,逐步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与视力状况。
三是进一步深化学校文化内涵建设。针对部分学校文化内涵与特色欠缺的问题,结成校际帮扶对子。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以抗联精神、张子良精神为依托,结合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完善“一校一策”问题化解方案,在打造“一校一品”的基础上,融合国家办学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是切实做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分析运用。2022年我县以样本县身份参加了3个学科(语文、艺术、英语)国家级质量监测。利用监测分析结果,在开足开齐学科基础上,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促进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和有效流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重点关注个别学校,个别学科,补差提优,制定各学科教育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进一步规范学科教学工作。
(二)进一步规范迎检材料
根据省级督导评估的反馈意见,我县创建由县教育局督导室牵头的工作专班,对照评估指标体系,“一对一”进行指标解读,进一步细化分解指标内容和工作要求,完善指标达成说明。对照2024年9月“事业统计报表”数据,逐一查对县校两级材料,强化软件材料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支撑,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目前已整改完毕。更新后的自评报告及申报表等上报材料数据,待平台退回后重新上传。
二、迎国检准备情况
我县即将在5月份完成9个学科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在6月份将所有指标数据和佐证材料按程序填报至国家督导平台,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评估工作。
(一)夯实主体责任,切实强化政府保障。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党的建设写入学校章程。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争今年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县政府定期召开创建工作调度会,各部门提前制定系统性、可操作性迎检准备方案,提炼总结均衡工作亮点,打造箐山教育品牌。
(二)提高统筹优化水平,切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情况进行测算,从2025年至2035年,我县中小学平均每年退休20人左右,按照“按需择优选招”、退3补1的原则,每年中小学计划招聘10名左右教师补充到各校,逐步解决各校教师年龄结构性缺员的情况。今年计划招入青年教师10名,主要涉及数学、语文、英语、美术、体育学科。该计划已经通过县委组织部审核,预计9月份青年教师可正式上岗。
(三)提升教育质量深化内涵发展。持续深化“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广中学“ACDU”、小学“学习指南”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坚持一校一品,打造有质量、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目前,各中小学校自查全部达到标准。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安排
虽然在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标先进地区发展水平和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弱项,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投入和办学条件改善仍需加力。二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学校内涵建设仍需持续推进。
接下来的工作中,大箐山县将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站在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高度,认真落实整改工作,补齐短板弱项,同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提升现代学校管理水平,确保顺利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国家督导评估,为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箐山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