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箐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箐山县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0-06-01来源:政府办公室
箐政办发〔2020〕21号
大箐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箐山县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部门:
现将《大箐山县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大箐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5月22日
大箐山县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实施方案
根据《黑龙江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勘定伊春市行政区域界线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和伊春市人民政府联合批转执行的《关于伊春市勘界准备工作协商会议纪要》的规定,经大箐山县勘界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讨论,制定本勘界实施方案。
一、边界地区概况
此次调整同意合并带岭镇、朗乡镇区域,新设立大箐山县。涉及变更区域边界线长约373公里,边界地区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交通不便。接壤的行政区域界线涉及大箐山县与南岔县、乌翠区、铁力市、哈尔滨市依兰县、清河林业局、兴隆林业局。
二、组织领导
大箐山县建立联合勘界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的职责是制定大箐山县勘界实施方案;统一领导、部署和组织实施勘界工作;协调处理边界争议难点和其它重大问题;组织汇总资料,起草边界协议书,标绘边界线地形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大箐山县民政局,负责勘界的联络和日常工作。
大箐山县与有关县(市)区分别成立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具体领导本辖区内的勘界工作,协调处理勘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双方有关接壤的区域分别成立勘界工作小组,具体落实勘界实施方案,协商处理勘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三、确定边界线的基础和边界线走向原则
坚持有利于接壤地区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行政区域管理,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互谅互让地协商勘定行政区域界线。
边界线的勘定原则上与自然资源权属相一致。对插花的村庄、土地、草原、森林等,双方应本着实事求是、互谅互让的精神,能调整的尽量调整,不能调整的在划定边界线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明确跨越边界线村庄、自然资源的管辖范围,以及管理和使用的办法。
划定边界线的标准,依照勘界政策的规定执行。
四、实施步骤
大箐山县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工作分三步进行。
(一)准备工作
在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成立大箐山县勘界工作领导小组,于2019年12月底前召开第一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定大箐山县勘界实施方案,并上报市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统一部署安排勘界工作。
(二)具体实施
1. 从2020年5月上旬开始,分段分片召开定界工作会议,由有关县(市)区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共同主持,大箐山县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派员参加。双方有关县(市)区按照勘界实施方案规定的确定边界线的基础和边界线走向的原则,协商划定边界线;对双方认识不一致的地段,由双方县(市)区勘界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毗邻两县(市)区勘界工作组共同到现场进行踏勘,协商确定;经反复协商仍达不成一致意见的,由两县(市)区分别上报伊春市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处理,并附争议地区地形图。
2. 5月中旬,召开两县(市)区勘界工作协商会议,协商解决边界争议难点问题。经协商解决不了的,将双方意见联合上报市勘界工作领导小组裁决。
3. 协商确定的边界线,双方均要签订边界协议,并由测绘技术人员共同标绘在1:50000地形图上。
4. 甲乙丙、甲乙丁三县(市)区边界线交会点,分别邀请丙、丁两县(市)区共同协商,时间、地点另定。
5. 界桩测绘
(1)边界线大部分确定后,由市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测绘技术人员,会同有关县(市)区勘界组织,按照《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测绘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埋桩、测绘工作。
界桩的密度,本着能控制边界线基本走向的原则埋设。地形明显地段,界桩埋设稀一些,地形复杂又无明显地物、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段,界桩埋设密一些。界桩的预测、编号和预制等工作,由县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商确定。
(2)接壤两县(市)区边界线勘定后,勘界工作组要共同进行小结,写出报告,将勘定的边界线标绘在1:50000地形图上(地形复杂的地段,有条件的可同时加绘大比例尺边界线地形图),由双方勘界工作组组长签字后,两县(市)区人民政府联合上报上级勘界工作领导小组。
(三)汇总上报
测绘工作完成后,由县勘界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汇总资料,按照编写协议书的有关规定,起草边界协议书,标绘边界线地形图。边界线协议书和所附边界线地形图,经交界的两县(市)区勘界工作组组长签字后,由两县(市)区人民政府联合行文上报省民政厅审批。
五、有关事宜
(一)这次全面勘界是依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明确行政区域界线的走向位置,即核定法定线,勘定习惯线,解决争议线,并在实地竖立界桩。因此,各镇、各林业局公司要从稳定大局出发,教育各自干部和群众必须严守勘界纪律。勘界是一项工作量大、情况复杂、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勘界各成员单位要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团结,善始善终地做好勘界工作。同时要高度重视和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力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二)双方勘界工作底图,统一使用1:50000最新版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附件:大箐山县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及主要职责
附件
大箐山县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及主要职责
为推进大箐山县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结合本县实际,经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决定成立大箐山县勘界工作领导小组,现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于佩利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李文强 带岭林业局公司副总经理
韩志军 朗乡林业局公司副总经理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超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项目负责人
王志彪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王国华 朗乡林业局公司资源科科长
王宪忠 县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队队长
卞大明 朗乡镇镇长
卢玉红 县民政局局长
卢玉忠 带岭林业局公司生态资源建设部负责人
庄福新 县司法局局长
刘 岩 带岭镇镇长
刘基平 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李大磊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扶贫办主任
胡耀辉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主任
聂永泉 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郭静成 县公安局副局长
常秀英 原伊春市国土资源局带岭分局负责人
蒋会宾 县政府办主任
下设办公室:
主 任:卢玉红(兼)
副主任:张雪碧(县民政局副局长)
工作人员由县民政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原伊春市国土资源局带岭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队、带岭林业局公司、朗乡林业局公司等部门人员组成。
一、县勘界工作领导小组是全县勘界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
(一)负责组织、部署全县勘界工作;
(二)负责研究、制定勘界工作的有关规定;
(三)负责协调、处理勘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四)负责代表县政府行政区划界线争议裁决权;
(五)负责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勘界的日常工作;
(二)负责处理勘界的技术性问题。
三、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一)县民政局。负责勘界的具体组织和日常工作,提供勘界所需的有关文件资料,协办边界协议书和裁决的有关手续,会同有关部门编辑、出版行政区域界线详图。
(二)县政府办。负责保障勘界车辆。
(三)原伊春市国土资源局带岭分局。提供勘界中所需的第二次、第三次土地调查成果资料和边界地区矿产资源分布、矿产权属争议及调处的有关资料。提供勘界中所需的工作地形图和矢量化数据,协调勘界测绘技术工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管理和矿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协调处理勘界中土地资源权属争议问题和边界地区涉及的矿产资源权属争议问题,协助县政府做好争议地区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保护好国家资源。
(四)县农业农村局(水务局)。提供勘界工作中所需的农业资料,根据国家有关农业管理政策、法规,协助处理勘界中边界地区涉及的农业资源权属争议问题,协助县政府做好争议地区干部和职工的思想工作,并提供边界地区水利资源的有关资料,根据国家有关水利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协调处理勘界中边界地区涉及的水利资源争议问题。
(五)县林业和草原局。提供勘界工作中所需的林业资料,根据国家有关林业管理政策、法规,协助县政府处理勘界中边界地区涉及的林权争议问题和做好争议地区干部和职工的思想工作。
(六)县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队。配合林业和草原局进行开展勘界工作。
(七)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对勘界工作中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和宗教上层人士的宣传教育,具体协调处理勘界中出现的民族矛盾纠纷。
(八)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为我县行政区划勘界工作提供进山条件。
(九)县司法局。承担行政执法监督的相关职责,协调勘界工作中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实施中的争议和问题。
(十)带岭林业局公司、朗乡林业局公司。配合勘界测绘技术人员确定边界线走向。
(十一)镇政府。配合勘界测绘技术人员确定行政区域界线。
(十二)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1.边界线的测绘及标绘:对大箐山县行政区域界线进行实地测绘并标绘。将双方确定的边界线、界桩点的位置准确的标绘在规定的地形图上。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以能清晰反映边界线走向为原则,一般可选择最新一代1:50000地形图。地形图的内容不能满足需求时,需对边界线两侧一定范围内与确定边界线有关的地物、地貌及地理名称注记进行补测、修测。
2.边界协议书附图的绘制:边界协议书是详细表示边界线位置的重要勘界测绘成果,根据实测确定或裁定的边界线及边界线的调绘成果认真标绘、整理。各类要素符号、颜色及规格要求与边界线的标绘成果一致。
3.边界线走向说明编写:对边界线走向和边界点位置的文字描述,以明确描述边界线实际走向为原则。描述简明清楚,采用通用的名词术语,地名准确、译名规范,并与边界协议书附图和实地情况相一致。
4.成果整理与检查验收:对勘界测绘成果资料进行全面检查、整理,并由双方负责人签名。内容包括边界线标绘资料、边界线走向说明、边界协议书附图、观测手簿和计算手簿。要求各类图表清晰易读,项目填写齐全,文字叙述简明确切,地理名称调注准确,简化字和少数民族语地名译音正确,一切原始记录和计算成果均正确无误,精度符合规定要求。
5.需提交的测绘成果:边界线标绘图(原图一套,复印四套)、边界线走向说明、边界协议书附图、观测手簿、计算手簿、勘界测绘技术总结。